覆瓿


拼音fù bù
注音ㄈㄨˋ ㄅㄨˋ

覆瓿

词语解释

覆瓿[ fù bù ]

⒈  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。亦用以表示自谦。

⒉  犹覆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喻著作毫无价值或不被人重视。亦用以表示自谦。参见“覆酱瓿”。

宋 陆游 《秋晚寓叹》诗之四:“著书终覆瓿,得句漫投囊。”
明 唐寅 《除夜坐蛱蝶斋中》诗:“一卷文章尘覆瓿,两都踪迹雪随驴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为文仅称点鬼之谈,著书惟供覆瓿之用。”

⒉  犹覆盆。参见“覆盆”。

明 范濂 《云间据目抄·纪祥异》:“但始事之日,业已申呈各衙门,终难曲庇,故各拟徒杖,实覆瓿之冤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复瓿[ fù pǒu ]

⒈  汉扬雄以为经莫大于《易》,故作《太玄》,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。刘歆观之,告诉扬雄,天下学者尚不能通晓《易经》,又如何能了解太玄,恐怕后人要拿来盖酱缸。典出《汉书·卷八七·扬雄传下》。后比喻论著不受人重视。清·王鹏运〈摸鱼子·莽风尘雅音寥落〉词:「文章事,复瓿代薪朝暮,新声那辨钟缶?」也作「复酱瓿」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覆瓿的意思|覆瓿的解释 由篇章国学提供查询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