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抑
沈抑 (沈抑 ) 是一个汉语词语。拼音:shěn yì,读作: ,注音:ㄕㄣˇ 一ˋˊ
词语解释
沈抑[ shěn yì ]
⒈ 亦作“沉抑”。
⒉ 犹言退隐。
⒊ 犹抑郁。
⒋ 谓受压抑而致埋没。
⒌ 指声音低沉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沉抑”。
⒉ 犹言退隐。
引《管子·宙合》:“贤人之处乱世也,知道之不可行,则沉抑以辟罚,静默以侔免。”
⒊ 犹抑郁。
引《楚辞·九章·惜诵》:“情沉抑而不达兮,又蔽而莫之白也。”
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:“心怫鬱而紆结兮,意沉抑而内悲。”
明 杨慎 《思友赋·寄杨用修》:“志沉抑而慊慊兮,魂离散而难收。”
郭沫若 《孔雀胆》第三幕:“阿盖 将室中椅凳之类略加整饬,各自坐于靠左壁之一凳上,十分沉抑。”
⒋ 谓受压抑而致埋没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广譬》:“逸才沉抑则与凡庸为伍。”
宋 陆游 《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》:“天圣 以前,选用人才,多取北人, 寇凖 持之尤力,故南方士大夫,沉抑者多。”
《明史·张四维传》:“於是 四维 稍汲引海内正人为 居正 所沉抑者。虽未即尽登用,然力反前事,时望颇属焉。”
⒌ 指声音低沉。
引瞿秋白 《<赤都心史>序》:“人生的经过,受环境万千现象变化的反映……于心灵的圣钟里动种种音响,铿锵递转,激扬沉抑。”
郭沫若 《橄榄·人力以上》:“沉抑的声调在寥寂的夜气中分外响得凄凉。”
※ 沈抑的拼音 由篇章国学提供查询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