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章国学国学成语

装的成语有哪些

含有装字的成语共收录56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装聋作痴假装聋哑痴呆。指故意不理睬,只当不知道。
轻装上阵原指战士穿着轻装作战,现在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。《文汇报》1983.1.6:“这样一来,年轻人减轻了思想负担,轻装上阵,充分发挥创作才华。”
奇装异服式样奇怪而异于时尚的服饰。战国 屈原《涉江》:“余幼好此奇服兮,年既老而不衰。”
乔装打扮乔:假;乔妆:改变服装、容颜。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自己却乔装打扮的,雇了一只小船,带了两个家丁,沿路私访而来。”
装妖作怪装扮妖怪骗人。比喻故意做作,把事情弄得玄妙莫测。清 古吴墨浪子《西湖佳话 白堤政迹》:“只应送来这些诗,不是陈腐,就是抄袭,若要新奇,便装妖作怪,无一首看得上眼。”
装门面表面伪装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74回:“左右是你的老婆,替你装门面。”
约车治装约车:将马系在车前。准备车马,整理行装。泛指出发前的准备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于是约车治装,载券契而行。”
装点一新装点:装饰点缀。经过一番装饰,面貌焕然一新。南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》第二卷:“凡诸苑亭榭花木,装点一新。”
装傻充愣假装傻头傻脑的样子。老舍《神拳》第二幕:“你这是装傻充愣!除了闹义和团,咱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?”
乔装改扮改变原来外形,使人不认识他。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八章:“继而又道:‘来个乔装改扮,分散突围。’”
装穷叫苦装扮成穷人,声称日子过得很困苦。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四章:“别瞧这些铺户专会装穷叫苦,其实哪一个屋角床底,不埋着一万两万的?”
装疯作傻故意装成疯疯癫癫,傻里傻气。同“装疯卖傻”。郑振铎《桂公塘》八:“贾余庆在饮酒中间,装疯作傻,诋骂南朝人物无所不至,用以献媚于铁木儿。”
束装盗金《汉书 直不疑传》:“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觉,亡意不疑,不疑谢有之,买金偿。后告归者至而归金,亡金郎大惭,以此称为长者。”后因以“束装盗金”谓无端见疑。《汉书·直不疑传》:“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觉,亡意不疑,不疑谢有之,买金偿。后告归者至而归金,亡金郎大惭,以此称为长者。”
装痴做疯指故意装成疯疯癫癫以逃避或掩盖真相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0卷:“吾故意装痴做疯,教他不识咱真相。”
轻装简从行装简便,随从人少。京剧《红色娘子军》:“今日常轻装简从,登门造访。”
装疯卖俏假装疯癫,卖弄风骚。欧阳予倩《木兰从军》第一场:“那个叫做什么木兰的就是她,装疯卖俏的。”
装腔作态拿腔拿调,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。元 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第四折:“教那厮越装模,越作势。”
装聋卖傻故意装作聋子傻子。形容明明知道,假装糊涂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二二:“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,告诉他们抵抗敌人,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,而不到战场上去呢?”
饰怪装奇谓故为怪异。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变调》:“今之梨园,购得一新本,则因其新而愈新之,饰怪装奇,不遗余力。”
装模做样指故意做作,故做姿态给人看。明·李贽《史纲评要·唐纪·景云元年》:“还有一等装模做样如泥塑、如木雕的五经。未尝不扫地。要知。要知。”
装痴作态故意装出呆傻的样子。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借棺为车》:“持大斧出,劈棺,骂曰:‘业已到家,何必装痴作态。’死者大笑,掀棺而起。”
装潢门面装潢:原指裱糊字画,现也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;门面:指外观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。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,装点着门面。”
束装就道整好行装走上旅途。
装痴卖傻故意装作痴呆的样子。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第11段:“吴天宝说:‘你不用装痴卖傻的,跟我耍这个!我们的事你打算怎么办呢?’”
装虚作假耍弄虚假的一套来欺骗人。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一章:“他一转身,站在梁建对面说:‘我有必要对你装虚作假?’”
装腔做势腔:腔调;势:姿态。装出一种腔调,摆出一种姿态,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。清·荻岸山人《平山冷燕》第15回:“况他又倚着天子宠眷,公卿出身,见你我寒士,未必不装腔做势。”
装死卖活耍死狗,耍赖。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七章:“起来,别躺在炕上装死卖活的了!”
装怯作勇本来胆怯,却装出勇敢的样子。鲁迅《坟·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我以为‘打死老虎’者,装怯作勇,颇含滑稽,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,却怯得令人可爱。”
粉装玉琢白粉装饰的,白玉雕成的。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。也用来形容雪景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,乖觉可喜,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;”
装神弄鬼比喻玩弄手段蒙骗人。宋 无名氏《错立身》戏文第12出:“我舞得,弹得,唱得。折莫大擂鼓吹笛,折莫大装神弄鬼。”
装疯卖傻故意装得疯疯癫癫;傻里傻气。卖:卖弄。程道一《庚子事变演义》:“打算装疯卖傻,充作神仙附体,杀此一龙,自己便可即位。”
装聋作哑假装耳聋口哑。形容故意不理睬;装做不知或不懂;或故意置身事外。也作“装聋做哑”。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可怎生装聋作哑?”
装模作样故意装样子作姿态。形容做作;不自然。元 无名氏《冻苏秦》:“也不问别来无恙,放下一张饭床,上面都没摆当,冷酒冷汤,着咱如何近傍,百般装模作样。”
男扮女装男人打扮成女人。清·如莲居士《薛刚反唐》第29回:“自此薛敖曹与二张,在宫则男扮女装,出外又横行无忌,强占民妻,欺奸幼女,无所不为。”
不懂装懂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。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我妈也比他强呵,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。”
浓装艳抹见“浓妆艳抹”。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七回:“大姑娘却浓装艳抹,体态轻盈的靠在寝宫门口。”
西装革履身穿西装,脚穿皮鞋。形容衣着入时。孙犁《澹定集<善闇室纪年>摘抄》:“这位‘管乐’西服革履,趾高气扬。后来忽然低头丧气起来。”
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意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,人样的俊俏要靠衣饰。比喻人内里不足,要靠外表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一卷:“常言道:佛是金装,人是衣装。”
装洋蒜装腔作势,装糊涂
旧瓶装新酒比喻用旧的形式来表现新的内容。老舍《我怎样写通俗文艺》:“这八篇东西,都是用旧瓶装新酒办法写成的。”
装聋做哑假装聋哑。指故意不理睬,只当不知道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方氏已许出了口,不好悔得,只得装聋做哑,听他娶了一个妾。”
整装待发整理好行装,等待出发。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3章:“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,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。”
女扮男装女子穿上男装,打扮成男子的模样。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6回:“及至此时,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装。”
装葱卖蒜假装糊涂,装腔作势。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57回:“指着刘喜道说:‘姓刘的,你不要装葱卖蒜,你打死了人还赖谁?走!上碉堡见太君去!’”
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;作出一种姿态。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。明 西湖居士《郁轮袍 误荐》:“穷秀才装腔作势,贤王子隆礼邀宾。”
推聋装哑比喻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。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3回:“三藏闻言,推聋妆哑,瞑目宁心,寂然不答。”
红装素裹红装:妇女的红色装饰;泛指妇女的艳丽装束;素裹:淡雅装束。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两种装束。后用以形容雪过天晴;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。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词:“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”
装聋装哑假装聋哑。指故意不理睬,只当不知道。茅盾《小巫》:“蔓姐几次三番乘机会说起娘在上海不知道是怎样过日子,老爷只是装聋装哑。”
装孙子装可怜相。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六章:“他对事物最严厉的批评是:‘甭装孙子!’”
装神做鬼装扮鬼神。比喻故弄玄虚蒙骗人。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28回:“还说是看漏哩,装神做鬼的里应外合,还叫他舍仔张老实、李老实哩。”
装痴作傻故意装作痴呆的样子。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<杂论管闲事·做学问·灰色等>》:“至少,也大概叨光过什么,虽然自己的显在意识上并不了然,或者其实了然,而故意装痴作傻。”
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。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十八章:“‘啊呀!’瞎眼舅爷大吃一惊,‘你小子打发出这号话?你娘母子的票子,车载船装哩?’”
装神扮鬼装扮鬼神。比喻故弄玄虚蒙骗人。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58回:“你且装神扮鬼,将窗子、衣服、锁子丢在房内院外,饰人的耳目。”
装点门面装点:装饰;门面:指外观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。元 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,装点着门面。”
装模装样指故意做作,故做姿态给人看。鲁迅《呐喊·社戏》:“只有我急得要哭,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,说万不能装模装样,怕又招外祖母生气,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,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。”
打肿脸装胖子比喻没有能耐或内里空虚,却要硬撑门面装作了不起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你也不要在我老张面前打肿脸装胖子,硬不要朋友帮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