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章国学国学成语

雀的成语有哪些

因篇幅关系,雀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拊髀雀跃拊:拍击;髀:大腿。拍打着大腿,像雀儿欢跳一样。形容非常欣喜的样子。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在宥》:“鸿蒙方将抚髀雀跃而游。”
鼠牙雀角鼠、雀:比喻强暴者。原意是因为强暴者的欺凌而引起争讼。后比喻打官司的事。《诗经 召南 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……谁谓鼠无牙,何以穿我墉?”
夯雀先飞夯:同“笨”,愚钝;雀:山雀,麻雀。比喻天资不好的人做事比别人先动手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7回:“咱们家没人,俗语说的,‘夯雀儿先飞’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。”
以珠弹雀用珍珠弹麻雀。比喻轻重颠倒,得不偿失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”
隋珠弹雀隋珠: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,即隋侯的明月珠。用夜明珠去弹鸟雀。比喻得不偿失。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隋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则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轻也。”
燕雀处屋见“燕雀处堂”。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渊鱼丛雀把鱼赶进深潭,把雀赶到丛林。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,百姓逃往别国。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为渊驱鱼者,獭也。为丛驱爵者,鹯也;为汤武驱民者,桀与纣也。”
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。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‘闭塞眼睛捉麻雀’,‘瞎子摸鱼’,粗枝大叶,夸夸其谈,满足于一知半解。”
处堂燕雀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。《孔丛子·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安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。形容非常欢乐。庄周《庄子 在宥》:“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。”
见雀张罗比喻设圈套诱骗。《红梨记·踏月》:“则怕他指山卖磨,见雀张罗,满口儿如蜜钵,心如逝波。”
燕雀相贺燕雀因大厦落成有栖身之所而互相庆贺。后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。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说林训》:“汤沐具而虮虱相吊,大厦成而燕雀相贺,忧乐别也。”
朱雀玄武朱雀:南方七星宿的总称。玄武:北方七星宿的总称。形容阵容整齐。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曲礼》:“行前朱鸟而后玄武,左青龙而右白虎。”
鸦飞雀乱同“鸦飞鹊乱”。形容纷乱。清·华伟生《开国奇冤·约叙》:“最可笑那些提调、教习以及高等科学员,一个个跑得精光,只剩了些寻常科的学生,在那里鸦飞雀乱。”
螳螂黄雀比喻目光短浅,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的略语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三回:“打虎功思悬赏,杀人身被官拿,试看螳螂黄雀,劝君得意休夸。”
雀鼠之争指强暴侵凌引起的争讼。《诗·召南·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……谁谓鼠无牙,何以穿我墉。”
丛雀渊鱼比喻不行善政,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。语本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为渊驱鱼者,獭也;为丛驱爵(雀)者,鹯也;为汤武驱民者,桀与纣也。”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为渊驱鱼者,獭也;为丛驱爵(雀)者,鹯也;为汤武驱民者,桀与纣也。”
鸦默雀静默:静默。形容人们或活动场所非常安静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,鸦默雀静的,问小丫头子们,他又不肯叫我找园里来。”
鹰头雀脑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。元 杨暹《西游记》第四本第十三出:“见一人光纱帽,黑布衫,鹰头雀脑将身探。”
罗雀掘鼠原指张网捉麻雀、挖洞捉老鼠来充饥的窘困情况,后比喻想尽办法筹措财物。《新唐书 张巡传》:“至罗雀掘鼠,煮铠弩以食。”
雀小脏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,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。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‘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’机器当然应有尽有,就是不大牢。”
怡堂燕雀怡:安适。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。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。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怡堂燕雀,不知后炎;瓮里醯鸡,安有广见。”
掩眼捕雀同“掩目捕雀”。《魏书·尔朱荣传》:“惟欲指影以行权,假形而弄诏,此则掩眼捕雀,塞耳盗钟。”
欣喜雀跃雀跃:鸟雀跳跃。喜悦得像鸟雀跳跃似的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8回:“宋江闻报,把那忧国家,哭兄弟的病证,退了九分九厘,欣喜雀跃,同众将拔寨都起。”
眼花雀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。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一回:“行者急回头,炒得眼花雀乱,忍不住泪落如雨。”
随珠弹雀比喻处理事情轻重失当,得不偿失。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今且有人于此,以随侯之珠,弹千仞之雀,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以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轻也。”
杨生黄雀见“杨雀衔环”。五代·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杨生黄雀,毛子白龟。”
鼠雀之牙指争讼之事。元·柯丹邱《荆钗记·奸诘》:“学生失于龙蛇之辨,改有鼠雀之牙,抚已多惭,见公甚愧。”
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,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。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‘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’机器当然应有尽有,就是不大牢。”
雀角鼠牙雀、鼠:比喻强暴者。原指强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争讼。后泛指狱讼,争吵。《诗经 召南 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……谁谓鼠无牙,何以穿我墉?”
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比喻为政不善,人心涣散,使百姓投向敌方。同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爵”。清·新广东武生《黄萧养回头》:“大小文武官员,都是助纣为虐,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,甚非计也。”
锦屏射雀锦屏:画有孔雀的丝织门屏。指得选为女婿。《旧唐书·高祖太穆皇后窦氏传》:“乃于门屏画二孔雀,诸公子有求婚者,辄与两箭射之,潜约中目者许之。前后数十辈莫能中。高祖后至,两发各中一目。毅大悦,遂归于我帝。”
雀角之忿指雀和鼠都能毁人们的房子,就如同打官司一样。比喻打官司带来的烦恼《诗经·召南·行露》:“谁谓雀无角,何以穿我屋?谁谓女无家,何以速我狱。”
门可罗雀罗雀:设网捕雀。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。形容门庭冷落;来的客人很少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汲郑列传》:“始翟公为廷尉,宾客阗门;及废,门外可设雀罗。”
明珠弹雀用珍珠打鸟雀。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。汉 扬雄《太玄 唐》:“明珠弹于飞肉,其得不复。测曰:明珠弹肉,费不当也。”
燕雀之见比喻浅薄的见识。清·戴名世《朱翁诗序》:“[翁]乃欲为鸿飞之冥冥,于人世已不复置其一喙,而吾犹呶呶焉为之悲怜其遇,其犹燕雀之见也夫!”
鸦雀无闻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。形容非常静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6回:“不想步入院中,鸦雀无闻,一并连两只仙鹤在芭蕉下都睡着了。”
蛇雀之报报:报答。指大蛇衔明珠、黄雀衔白环报恩。宋·欧阳修《<归田录>序》:“曾不闻吐珠衔环,效蛇雀之报。”
鹰拿燕雀比喻捉拿毫不费力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皂隶似鹰拿燕雀,把吴氏向阶下一摔,正待用刑。”
燕雀岂知雕鹗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同“燕雀安知鸿鹄志”。元 无名氏《玩江亭》第二折:“燕雀岂知雕鹗志,顽童不解老仙机。”
燕雀不知鸿鹄志鸿鹄:天鹅。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乃向其乡人说道:‘我今将为状元,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!何以贺我?’乡人益非之。刘赞臣叹道:‘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。’”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,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目光短浅,只想到算计别人,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。汉 刘向《说苑 正谏》:“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;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”
门堪罗雀见“门可罗雀”。宋·吴曾《能改斋漫录·沿袭》:“然丁晋公诗固尝云‘屋可占乌曾贵仕,门堪罗雀称衰翁’矣。”
麻雀虽小,肝胆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,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。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统统捉来解剖,然后才证明‘麻雀虽小,肝胆俱全’。”
黄雀在后(螳螂准备捕蝉)黄雀在后面准备啄螳螂。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;也比喻有后顾之忧。汉 刘向《说苑 正谏》:“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!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”
黄雀伺蝉螳螂正要捉蝉,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。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。汉 刘向《说苑 正谏》:“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黄雀延颈欲啄螳螂,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。”
鸦雀无声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。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;一声不响。鸦:乌鸦;雀:麻雀。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四卷:“公曰:‘鸦去无声,运何言闻?’”
燕雀处堂处:居住;堂:堂屋。燕雀住在堂上。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。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。汉 孔鲋《孔丛子 论势》:“燕雀处屋,子母相哺,煦煦焉其相乐也,自以为安矣;灶突炎上,栋宇将焚,燕雀颜色不变,不知祸之将及也。”
黄雀衔环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南朝·梁·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吾西王母使者,蒙君拯救,实感仁恩。今赠白环四枚,令君子孙洁白,位登三公,一如此环。”
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:天鹅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?”
雀屏中选雀屏:画有孔雀的门屏。指得选为女婿。《旧唐书·高祖窦皇后传》:“乃于门屏画二孔雀,诸公子有求婚者,辄与两箭射之,潜约中目者许之。前后数十辈莫能中。高祖后至,两发各中一目。毅大悦,遂归于我帝。”
蛇珠雀环指大蛇衔明珠、黄雀衔白环报恩。明·田艺蘅《留青日札·方正学蛇报之妄》:“小人之说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。”
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。《九章算术·方程》:“今有五雀六燕,集称之衡,雀俱重,燕俱轻, 一雀一燕交而处,衡适平。”
雀目鼠步比喻惶恐之极。
雀喧鸠聚形容纷乱吵闹。唐·罗隐《题润州妙善前石羊》诗:“还有市薼沽酒客,雀喧鸠聚话蹄涔。”
燕雀之居比喻简陋的庐舍。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焚券》:“蒙还燕雀之居,当尽犬鹰之力。兹且相别,后或再逢。”
雅雀无声形容静默之极。雅,“鸦”的古字。《廿世纪女界文明灯》弹词:“文樱宣读报告,台下静听,一时雅雀无声的,但闻时钟叮当。”
为丛驱雀丛:丛林;驱:赶。把雀赶到丛林。比喻不会团结人,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。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关门主义‘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’,把‘千千万万’和‘浩浩荡荡’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,只博得敌人的喝采。”
凫趋雀跃象野鸭那样快跑,象鸟雀那样跳跃。形容十分欢欣的样子。唐 卢照邻《穷鱼赋》:“渔者观焉,乃具竿索,集朋党,凫趋雀跃,风驰电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