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章国学国学成语

彘的成语有哪些

含有彘字的成语共收录11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彘肩斗酒形容英雄豪壮之气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哙遂入,披帷西乡立,瞋目视项王……项王曰:‘壮士,赐之卮酒。’则与斗卮酒。哙拜谢,起,立而饮之。项王曰:‘赐之彘肩。’则与一生彘肩。樊哙覆其盾於地,加彘肩上,拔剑切而啗之……”
行同狗彘旧时指人无耻,行为和猪狗一样。汉·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故此一豫让也,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,已而抗节致忠,行出乎列士,人主使然也。”
狗彘不若连猪狗都不如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。彘:猪。荀况《荀子 荣辱》:“人也,下忘其身,内忘其亲,上忘其君,则是人也,而曾狗彘之不若也。”
曾子杀彘彘:猪。指教育孩子说实话,要以身作则。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诸说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’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”
狗彘不食汝余食:吃。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。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。《明史·李任传》:“汝为大将,不能杀贼,反为贼用,狗彘不食汝余。”
狗彘不食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。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。东汉 班固《汉书 元后传》:“受人孤寄,乘便利时,夺取其国,不复顾恩义。人如此者,狗猪不食其余。”
狗彘不食其余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。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。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既无以报,受人孤寄,乘便利时,夺取其国,不复顾恩义,人如此者,狗猪不食其余,天下岂有而兄弟邪!”
狗彘不如见“狗彘不若”。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四十八回:“君有难,臣当不顾其身而救之,岂言退耶!直狗彘不如也!”
杀彘教子彘:猪。父母说话算数,教子诚实无欺。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外诸说左上》:“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随之而泣,其母曰:‘女还,顾反为女杀彘。’妻适市来,曾子欲捕彘杀之。……‘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所以成教也。’遂烹彘也。”
行若狗彘指人无耻,行为像猪狗一样。西汉 贾谊《论治安策》:“故此一豫让也,反君事仇,行若狗彘。”
狗彘之行狗彘:猪狗。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。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0回:“你受吴王大恩,不思图报,敌兵一至,便要投降,乃是狗彘之行!”